用自己笨拙的思维去表达一种自己内心所需要的东西

可口可乐总裁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像小丑,玩着五个球。五个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灵魂,这五个球只有一个是用橡胶做的,掉下去会弹起来,那就是工作。另外四个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写下这句话,感觉自己内心空空的,实在提不起精神。 有时想想自己真的挺无聊的,不喜欢聊天却喜欢没事的时候写一些无聊小文,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很新鲜,一股劲地去写,有时自己都觉得自己就如一个疯子,没完没了的去如祥林嫂那样,不分尺寸的去抖落自己的隐私,用自己笨拙的思维去表达一种自己内心所需要的东西。

 

QQ空间每天不断的更新着,人气一直很好。虚幻的网络让我觉得貌似就是我的心灵驿站。所以发现好的网络,我会去无意识的不管不顾的去写,从来都不会去看路边风景,觉得没意思了再撤。其实想想我这个人挺没长性的,笔墨不多还喜欢挑三拣四,对于一些看不惯的网站即使再有优惠我也会适可而止的撤出。

 

一路随走随写,许多朋友总是会无意识的劝我:“妞,网络坏人太多,不适合你这种讲实话的傻妞拽,你还是安心本分的工作,然后玩你的QQ空间吧。”我的小弟也和我说:“你的QQ空间多好,比明星人气都好。都达到了十九万多的访问量,你不喜欢玩,千万别删了给我多好。”确实想想自上网以来,空间还真有不少朋友都在默默支持着,无论我写了什么这些朋友无论远近的都会第一时间来我空间看我写的日志心情。

 

而我在网络上写得东西,我一直不敢公布在空间的理由就是我怕太多的人知道会喧宾夺主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我在网络写文只是想通过我的笔让这个社会变得洁净一些。这些幼稚的想法现在想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这个社会根本就用不着我这个小人物操心。更何况就凭我的一篇文就能让这个社会因此洁净,那简直就是玩笑。

 

有时候我多么渴望我自己的生命,能象路边开放的花儿一样随意而自然。不管是阳光还是风雨,花儿总是微笑着,如果我的生命如花儿一样平凡,那么,我也应该始终微笑着……

 

结果不然,进入网络我才发现,微笑只能是一个借词。突然发现网络真的好无聊。无聊的空虚的人,无聊的一些不讲真话的人情远近,无聊的一些借助一些所谓的正能量而鱼目混珠的人……

 

突然感觉手背手心都是肉这句话确实有道理。天下乌鸦一般黑哪有真理可在?白岩松曾说过:人的一生只有5%是精彩的,也只有5%是痛苦的,另外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苦,在90%的平淡中度过。

 

嗯,耐得住寂寞才是最好的,此时这才是我真正所需要的。寂寞让人不知所措,空虚到投石问路,无意识的发挥着自己所谓的才华。试问:这个世界是否真有好人存在?是否没有羡慕嫉妒恨的小人存在?是的,你我都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平,贫穷,现实,无助……

 

长叹一声:理解吧生命,只为了我们今天的活着!如席慕容所说:最好的时光里,我依然独自一个人走在那条浮华炫丽却不属于我的街。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让它变成陈年的私酿,然后在那个夏日的午后,晾晒出任何与你有关的画面。

 

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还需要自己安静地走完。还好的是咱还不算太老,还能折腾,嗯,青春带着伤痛但又义无返顾。

 

网络,你真的好无聊!

 

最近,随着MP2.5的走红,其神神秘秘的絮叨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落落大方地将“十面埋伏”改成“十面霾伏”,将“厚德载物”改成“厚德载雾”。其间的腾挪跌宕,早已将含蓄婉约替换成直白倾述,跨越之大,教人叹为观止。

 

其实,肤浅如我等者,曾经很艳羡于“雾”的迷蒙、悱恻,总认为雾中自有颜如玉,雾中情花有芬芳,雾中故事有传奇。君不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里,如若没有“雾霭茫茫”的点缀,又如何写得如此的多姿多彩,及至千年后,仍教人浮想联翩,充满了婉转的动人力量。甚至还有了些新的演绎和发挥:雾在儿时的记忆里,是乡野村话赖以栩栩如生的承载;雾在历史的叙说里,是慷慨悲歌益发雄浑壮丽的点缀;雾在前车之鉴的说教里,是寓教于“润物无声”的必要的缓冲和遮羞。

 

在小时候的印象中,雾应当是很神秘很包容的一种东西,总觉得它浩浩荡荡、迷迷蒙蒙,可以书写很多故事,抒发很多情感,奇幻中有憧憬,希冀中有奥秘。那个时光,许是科学知识不发达,又或者我们小孩子单纯天真、浪漫无邪,总之很多和山旮旯有关的传奇故事、民间传说,很有传播市场。这些带着猎奇、神秘色彩的故事,总在我们小孩子又爱又怕、既怕且喜的状态中得以大行其道,成为高年段孩子以及童心未泯大人们用作吓唬屡试不爽的工具。每每开讲,又总是以茫茫大雾作为起头,把它当做必要的铺垫,然后是行走在山间小道上会如何怎样云云。

 

当时比较流行的“吓人”段子大致分为几种:一是直接惊吓型,说行走途中,雾霭中忽然会出现纯白打扮的妖魔鬼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过来,根本无法逃避和提防,而该怪物颇喜给人灌塞沙子的讲法,更让其带上了些许惊悚色彩;二是选择纠结型,说在迷茫大雾中会偶遇白发老婆婆,她会和善地给你帽子、手套、鞋子等礼物让你挑选其中一样,选择不同其结果大相径庭,升官发财等好的结果和饥寒交迫等坏的结果,似乎就在选择的一念之间,尤其是后来《倚天屠龙记》的普及传播,更让这种类似“金花婆婆”的形象多了很多戏剧色彩;三是现实写照型,说野猪虎豹等猛兽善于借着大雾的掩护伺机而动,向人发起攻击。

 

正所谓“三人成虎”,诸如此类的段子说得多了,就变成了小孩子之间用来吓人的谈资以及打赌的物理内容,比如“要是我说话不算话,就让我一个人在大雾中行走”等等。同时由想法波及到行动,小孩子们每每要在雾霭中穿行,总会呼朋引伴、三五成群,极少有胆大者敢于独行,像极了景阳冈大虫未被武松扑杀前客户要结伴而行的情状。更有意思的是,较为体谅大人的小孩子,还会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总结出来的“雾中行走要经常无事咳嗽、要脚步放重、要相约同行”等“雾中穿行须知”等告诉他们,要他们遵照执行。其认真之状,常常教大人们忍俊不禁。那个时候的雾,写满了乡情乡风乡韵,含满了童真童趣童乐,让人回味。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及至进入学堂,在知识雨露的浇灌下茁壮成长,慢慢晓得了关于雾的历史故事,便渐次从口耳相传的不着调中,转向感佩聪明人物的神奇来。其中最典型的当属课文《草船借箭》了,在老师娓娓动听的讲叙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如何在雾气的天然掩护下,让狡诈多端的曹丞相大吃其亏、乖乖上当,被演绎得活灵活现,让我们这些学生很是神往。寻常如斯的雾,居然也可以为书写奇迹扮演重要角色,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而刚刚开始在农村暂露头角的电视,也在有意无意间拿雾说事。记得当时有部很有名的电视剧,叫做《雾锁南洋》。或许是当时观看频道的选择余地小,总之茶余饭后大人们但凡谈起剧情,总会说到它,一副津津乐道的样子。

 

受其影响,我们学生有很多被培育成了该剧的热心观众,和大人一同等待、一同观看。个别修为高深的,还能够和大人作一深度交流。刚开始,我们还有些狐疑,怎么看了半天也不见大雾弥漫的壮观镜头呢?所映入眼帘的,只是一拨又一拨热血的青年男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奋斗和牺牲,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残忍、狡诈和无耻。如是观看几集之后,并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向周围求教,总算明白此“南洋”乃东南亚也,此“雾”乃侵略者践踏蹂躏下的不自由和屈辱的感受也。

 

于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除却可见可感,“雾”还可以用隐喻的方式呈现。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学得了物理学的“水的几种形态”,液化、气化、升华、凝华云云,把雾的前世今生解释得清清楚楚,只是在明晰的阐释下,显得是那么的索然无味。于是,自我总结曰:文学的东西,无中生有,在遮遮掩掩中尽添遐思,教人神往;科学的东西,有中生无,在清清爽爽中极尽瘦身,味同嚼蜡。雾的文学和科学,亦然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雾褪去了它绚丽雅致的外装,变得斑斑驳驳甚至让人咬牙切齿起来。“某某遭遇雾霾天气,堵车蔚为壮观”、“千里畅行,因茫茫雾霭所限而成为空谈笑论”、“出门要戴口罩,咄咄怪事何时可了”、“雾霭凶猛来袭,准备好了么”等等,其出现频次越来越高,越来越常态化。与之相对应,雾霭成为了自然灾害需要预警的对象之一。惯于理论总结和提炼的专家高人们,则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欧美国家所走过的以“雾霭”形式出现的污染老路,对其“见物不见人”的机械发展主义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批判。尤其是“雾都”伦敦得名的来龙去脉,更是充满了心酸的教训。此时的雾,除却厌恶与可恨,何曾有半分的可爱可言呢!

 

噫,同一雾者,而所寄托之喜好则大相径庭。何故?或许是客体的雾、主体的人,都已大约的确发生了质的变化了吧。

  • 标签:
  • 发表日期:2023年05月24日 编辑: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