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委屈自己,也不会委屈一个陌生的朋友

“那年那夕”,这是洛阳重渡沟景区一个农家院的名字。第一眼看到它,特别的惊异。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在一个游人如织、喧闹异常的景区怎么敢这么低调和文艺。

 

简单的几个字,却给人悠远的意境,引人做无限的遐想。“那年那夕”,我在脑海里不断地搜寻符合这四个字的记忆。想了很久,却是一片空白,心里暗暗地遗憾自己生命里唯美和浪漫的记忆太少。

 

我不甘心,继续地搜寻,想在无边无际的时空中打捞出一些残存的记忆片段。终于,突然在一个瞬间,一些本来尘封在记忆深处的碎片渐渐浮出了水面。

 

那年,那夕,一个人踏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我的座位旁边是一个男士,一直在沉沉地睡着,好像很累的样子。他的座位靠近窗户,睡觉稍微舒服一些,下半夜主动提出跟我换座位。估计是看我一个姑娘家,年龄也比较小,产生了恻隐之心。萍水相逢,不问姓名,甚至一路上彼此一句话都不曾说过。他却愿意把属于自己的一份舒适相让,这一份“慷慨”让人动容。

 

那年,那夕,在武汉同学的宿舍住了两晚。本来呢,肯定是准备我和同学挤一张床的。但她宿舍有两个姑娘却极细心地发现:我和同学都属于偏胖一点的人,我们俩人睡一张床肯定太挤。于是,那两个柔弱美丽的南方姑娘“慷慨就义”——她俩挤一张床,硬是为我让出了一张空床。这是怎样的一种大度和友好,宁愿委屈自己,也不会委屈一个陌生的朋友。

 

那年,那夕,和朋友在她一个深圳的亲戚(敏姐)家过年。从未谋面,敏姐却一直把我当亲人看待。一块儿吃果冻,却拿了最大的一个给我;每次喝粥,给我用家里的大碗……反倒好像抢了朋友的风头。三天里,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在深圳温暖的日光照耀下,敏姐带着去逛公园,去摘草莓(冬天喔),去看向往已久的世界之窗,去吃景区价格不菲的面……那个春节,没有回家,可是敏姐的热心款待,却让人有一种家的温暖!准确地说,胜似在家。因为在家反而不会被额外地照顾。那年,那夕,敏姐是我深圳最美的记忆。

 

那年,那夕,在微信上认识一个价值观相似的朋友。对于我,他好像永远在鼓励,在赞赏,在精进。对于爱情,他会认真又“豪言壮语”地鼓励:“看准了,就大胆去追勇敢去爱”、“谈一场不求结果的恋爱”;对于写字,他建议把“爱好专业化”;对于读书摘抄,他欣然寄语:“希望一直坚持下去”;对于“撞书看”,他淡淡地建议“看书有系统”……看似云淡风轻,却是用心在说话。

 

那年,那夕,在网上偶然认识了一个考华东师的研友。他是戏称自己为“男娃”河大学子、河南老乡。渐渐地,他几乎影响了很多有关复试的事项。因为他的热心介绍,认识了全国仅有两个的直系学姐。找到学姐的那一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直感叹:几乎苦苦寻觅一年的学姐,茫茫人海终于等到她!我是得有多幸运!因为他,认识了一个同样很热心善良的姑娘,复试期间“收留”了“无家可归”的我,直接解决了在上海的最大问题——住宿;总之,因为他,在上海的复试安排如鱼顺水了许多。

 

那年,那夕,刚下公交车,就发现自己的东西全落公交车上了。赶紧又是追又是喊,但也无济于事。正不知所措间,同我一块下车的阿姨却细心地看出了我所出的问题。急忙忙地从身后走过来,热心地告诉我公交车的车牌号,让我打公交车公司电话询问。纷乱的时刻,内心也立即涌上了一种温暖,不住地感谢。虽然折腾了许久,最后也没有找到落下的东西,但是却不妨碍我依旧感念那个热心和细心的阿姨。

 

那年,那夕,一个考研时认识的朋友突然专门打电话称赞所写的文字。“你那篇《师大的味道》写得真好!网站给你多少稿费啊?”我耐心地解释:“短文学没有实在的市场价值。写字,只是我一个小爱好而已,不求其他。”她欣然赞叹:“你这个爱好多么优雅!”从她之口,第一次知道写字也可以称得上优雅。有人能够用心看笔下的文字,这已经是对写字者最大的尊重。她却如此诚心地赞扬和鼓励,短短几句话,润物细无声。

 

那年,那夕,本来在各自生活轨道上的两个人在某一刹那短暂交汇,交汇之后又沿着各自的轨迹奔向远方,散落天涯,很多人再难有重逢的可能。有时候,很多事情正因为短暂,反而显得珍贵。很多人,正因为萍水相逢,反而显得温婉动人。

 

那年,那夕,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过客。

 

那年,那夕,你是我眼中最华美的风景。

 

那年,那夕,你是我生活里最温暖的记忆。

 

……

 

一个景区农家都敢这么文艺,你敢不敢也文艺一把!那年,那夕……你在哪儿,遇见了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是怎样的心情?不妨做一个追忆。

 

河南西峡竖有一巨型公益广告牌,上书: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让人想起环环相扣的生物链。很显然,广告语旨在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倡导大家共同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那么,我们的环境究竟怎么样呢?

 

秸秆还田是环保和增肥的最佳措施。禁焚这么多年,在收获后的季节,仍见湖南的田野堆堆烈火,安徽的上空浓烟弥漫。在贵州看到被火烧成黑褐色光秃秃的整座山时,我宁愿把它想象为勤劳的人们在开辟可耕种的土地。可清明节后在广西见到的被火烧过的山头,焦黄的桉树挺立着,一座座裸露的白色墓门赫然昭示,生者祭奠死者时的疏忽。这些大火在污染空气的同时,也成了全球气温变暖的因素之一。

 

过去,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卖什么不吃什么。这句话道出了某些食品行业的肮脏。而现在,普遍有种什么不吃什么,养什么不吃什么的现象。

 

化肥是种植行业增收的武器,而越来越大的使用量使土壤更加板结,它对人身体的危害也日益凸显。有报载,峨眉山的猴子患有“三高”症状,是因为它吃了人类有结构缺失的食物。倘若猴子吃的是绿色食物,就不会患上和人类同样的疾病。有朋友在蔬菜大棚里打工。当她目睹了乳白色的农药稀释溶液浇遍果蔬全身后,不再买菜,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些蔬菜自给自足。到山东拉鸡肉时,乘出租车去住宿。听出租车司机说,他们本地人都不吃鸡肉。因为这些三四十天就长成的鸡,吃的都是含有激素的饲料。同样,在广西的冷冻厂里,听到那里的员工说他们不吃鱼虾之类的话。

 

有关食物的例子不胜枚举,做什么不吃什么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我们一不小心走进去了解了内幕,可真的是会触目惊心。走进超市,看着个个被精美外衣包装着的食品,和鲜嫩水灵的瓜果蔬菜,有谁不在心中涌动着购买的欲望?可这些又有多少是绿色食品呢?

 

粮食、果蔬、鸡鸭鱼肉,这些还都是未经加工过的食物,是食品的源头。

 

那么,那些经过深加工,溶入了各种添加剂的食品呢?加工过的食品,因为它的便捷性,人们会大包小包地购来食用。但它除了在饥饿时填充肚子之外,并无多大益处,过多食用之后会明显感到身体的不适。无怪乎爱吃零食的孩子没有健康的身体了。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尚不一定达标,更别提多如牛毛的假冒伪劣了。那些在乡村校门口卖给孩子们的零食,又有多少不是假冒伪劣的垃圾食品呢?

 

我们一边把这些危害身体的食物吃进去,让毒素在体内慢慢积聚。一边拼了命地为身体的健康去锻炼,去吃药,想尽办法去补救。治标不治本啊!

 

早在二十年前,村中的饮用水就被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大家合力打了个几百米的深井供全村人饮用。我的家乡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而今,过度的开采已使这里变得满目疮痍。现在看来,这些都早已不是个例。饮用水被污染,过度开挖导致的地陷和水资源枯竭事件,频频发生。

 

在福建,曾激情满怀地去码头赏海景,但看到的却是无数随海波荡漾的废弃物。而那些来来往往劳作的渔民却丝毫不以为意。他们把垃圾随意地推扫进去,仿佛海是他们永远填不满的垃圾场。动物学家曾在南极的鸟粪里发现了食品包装袋的碎片,足见白色污染之广泛。海洋里的污染不仅来自沿海的垃圾倾倒,还有原油和重金属污染。这些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致使近几年的渔业日益萧条。

 

当在虎门闻到乌黑疾流的河水散发着令人掩鼻的恶臭的时候,当在广州的高楼上被蒸腾而上的汽车尾气呛得不敢开窗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在偏僻的山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飞速的发展伴随着的是严重的污染。田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我们吃的、喝的、呼吸到的全被污染。人类正逐渐把自己推向绝境。

 

近日,新疆冰川移动导致一万多亩草场消失的新闻,再次印证了全球气温变暖的事实。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上升,太平洋数十个岛国面临着消失的厄运。人们眼中的“世外桃源”图瓦卢将在50年后被海水淹没。一个流浪在斐济苏瓦的图瓦卢居民说,地球上60亿人都应该向他们说抱歉。要富裕还是要生存,我们面临着抉择。

 

以人类的聪明想出应对的办法和措施并不难,但谁又能先剔除人性中的私欲和贪婪?自然界的惩罚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雾霾、沙尘暴,这些被人类招来的恶魔,已肆无忌惮地向人们展示了它们的毁灭性。未来可能不止电影《2012》中的场景。人类将何去何从?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未来,谁来买单?

  • 标签:
  • 发表日期:2023年05月13日 编辑:w